上古卷轴4:湮灭重制版的发布无疑给游戏界带来了令人惊喜的震撼。尽管此前已经有一些关于这款经典RPG游戏重制版的传闻和猜测,然而它的突然亮相依然让人感到极大的意外和兴奋。
这款自2006年首次推出的上古卷轴4一直以来都是开放世界RPG游戏的经典之作,其庞大的游戏世界、自由度极高的玩法和深刻的剧情设定,深受全球玩家的喜爱。而如今,经过全面重制后的湮没再次回到了玩家的视野中,不仅提升了画面质量和系统性能,而且还带来了一些现代化的技术优化,使得这款经典作品焕发了新的生机。
更令人惊讶的是,尽管上古卷轴4:湮灭重制版是一款极为庞大的开放世界游戏,玩家可能会担心它在小型便携设备上的表现,特别是在性能和流畅度方面。
然而,这款游戏竟然成功通过了Steam Deck的验证,意味着玩家不仅能够在PC平台上体验这款游戏的重制版,还能在便携的Steam Deck上畅享游戏。这种跨平台的体验,使得上古卷轴4:湮灭重制版变得更加亲民,让玩家能够随时随地沉浸在塔姆瑞尔的巨大世界中,探索其中的秘密和奇遇。
不过,尽管游戏成功通过了Steam Deck的验证,实际表现却并非完全无瑕。实际上,在Steam Deck上运行时,游戏的表现存在一定的波动,特别是在开放世界区域的表现上令人感到有些失望。
首先,游戏在Steam Deck上的帧率并不能稳定维持在30帧以上,尤其是在开放世界的大型区域,帧率时常出现波动,无法提供完美的流畅体验。在一些室内场景,游戏的帧率表现相对更为稳定,偶尔能够达到更高的帧数,但一旦进入开放世界区域,情况就会发生明显变化,尤其是使用复杂的魔法或遭遇更多敌人时,帧率的波动会更加明显。
为了提升游戏性能,玩家可以选择降低画质或分辨率,并启用“超高性能”升频模式,从而获得更高的帧数。然而,这样的调整往往会导致画面的模糊,严重影响游戏的视觉效果,尤其是在细节和画面清晰度方面。因此,尽管有办法提升性能,但视觉体验的折扣仍然不可避免。
在具体的实机体验中,游戏的画面默认采用了“低”画质预设,并启用了XeSS性能模式升频。这样设置下的实际观感尚可,但若调整到“中”画质,虽然视觉效果有所提升,但帧率波动也会变得更加频繁,影响游戏的流畅度。因此,建议玩家在Steam Deck上保持默认的“低”画质预设,以确保游戏运行的稳定性和流畅性。
与其他性能优化技术相比,FSR3性能模式对画面清晰度的影响较为显著,画面会有较高的模糊感。虽然可以选择更清晰的平衡模式,但这会带来额外的性能损失。XeSS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保持较为清晰的细节,但阴影部分略显模糊,整体效果略有折衷。
在封闭场景如下水道、洞穴等地方,游戏的表现相对较好,能够稳定维持在30帧以上,功耗始终低于18W,画面效果也较为出色。城镇区域的表现同样不错,尤其是在帝都的跑图过程中,大部分时间帧率能够稳定在30帧,仅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偶尔出现轻微的卡顿现象。
然而,最令人困扰的是游戏在开放世界区域的表现问题。尽管大部分时间能够保持在30帧左右,但当玩家探索新区域时,画面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卡顿,尤其是在与敌人交战或场景切换时,帧率的不稳定尤为突出。玩家可以尝试通过俯视地面或避免远距离眺望来缓解这一问题,但这显然违背了上古卷轴系列游戏的开放性和自由度本意。
此外,游戏中的模型和贴图加载问题也较为明显。尽管可以通过将全局光照设置为“中”来缓解这一问题,但这样做会进一步加重系统负担,导致性能下降,显得有些两难。
因此,当前的建议是保持默认设置,尽管这意味着玩家必须接受在接近物体时出现模型突兀加载的现象,这在开放世界区域尤为突出。
在文本方面,虽然可以将字幕调整为“大号”,但部分字幕依然显得过小,虽然不影响阅读,但对于一些玩家来说,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便。所有这些测试均在未限制TDP的情况下进行,预计在LCD版的Steam Deck上游戏续航约为1.5至2小时,而OLED版的续航则能够达到2.5至3小时。此外,跨平台云存档功能也为PC与掌机之间的无缝切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。
总的来说,上古卷轴4:湮灭重制版在Steam Deck上的表现虽然有一定的流畅性,但开放世界部分的体验依旧受限于性能,特别是在画质和流畅度之间的平衡上做出的取舍,让部分玩家可能感到些许失望。尽管如此,在封闭场景中,它依旧能够提供令人满意的游戏体验。玩家若能够适当调整画质以换取更好的流畅度,也许能获得更好的体验,但这种折衷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游戏的整体表现。